「善」是人心中最柔軟的光,是待人處世的溫度。真正的善,不在於言語的華麗,而是在態度上的和善與誠懇。善,是一種選擇,一種在衝突中選擇不傷害的力量。當我們願意用微笑面對他人,不大聲說話、不出口傷人,就是在修善念,養慈心。
善並非軟弱,而是一種穩定而堅定的力量。它來自於內在的寧靜與清明,也源自對人性的理解與包容。在日常生活中,與人互動時我們若能冷靜地等待對方說完,不急於辯駁,不輕易否定,這就是「善」的實踐。
善的修行,從自己的言行舉止開始。我們是否能在對話中少一分尖銳、多一分體諒?是否能在爭執中停一停,給彼此多一點時間和空間?善,是溫和地說真話,是不帶惡意地提醒與指正,是在他人痛苦時伸出援手,在自己情緒高漲時懂得沉澱。
在家庭中,善是包容與理解;在職場上,善是合作與體貼;在人際間,善是尊重與謙讓。一個人若能常懷善念,處事溫和,便能在無形中感召他人,形成和諧的磁場,進而化解許多潛在的衝突。
善是一種選擇,一種願意從內心放下批判、放下比較,只願與人同行、與世界和解的態度。修善的人,語氣溫和、眼神慈柔,不以怒傷人,不以語欺人,而是用內心那盞燈,靜靜照亮自己,也溫暖他人。
